
国企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操作实务
课程背景:2024 年 9 月 27 日,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,到 2025 年,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。要清晰界定“退出”标准,用好绩效考核结果,进一步规范退出的情形,不能用违法违纪、到龄退休、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“退出”。
课程背景:2024 年 9 月 27 日,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,到 2025 年,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。要清晰界定“退出”标准,用好绩效考核结果,进一步规范退出的情形,不能用违法违纪、到龄退休、主动离职等替代业绩考核不合格的“退出”。
课程介绍
授课对象:
企业总经理、高级管理人员、 HR 总监、 HR 经理及主管;
工会负责人;法务负责人
课程收益:
帮助国企管理人员深入理解,即将于 2025 年全面推行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的改革背景与政策
要求,全面掌握其操作流程及法律风险防范,确保制度公平公正实施,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
课程大纲
第一部分: 充分把握国企改革的大背景
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与现状
从“破三铁”到新时代国企改革“1+N”政策
文件要点
国企改革三年行动(2020~2022)落实情况
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(2023—
2025 年)的新要求
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全面市场
化机制
提高管理水平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
第二部分: 末等调整、不胜任退出制度概述
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的提出
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的定义与目的
“三项制度”改革及其关联
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的合理衔接
2024 年 9 月 27 日会议要求 2025 年起普遍
推行
配套完善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
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全员绩效管理与绩效薪酬
制度
促进推动“两非”“两资”有序退出
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
第三部分: 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的考
评体系
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
国企绩效考核制度的特色要求与针对性实施
策略
绩效指标设计尤其关键
综合运用 KPI、 OKR、 360 度考核、民主测评、
能力素质评估等一揽子方法
定期考评与动态评估相结合
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估相结合
定量指标考核的系统性方法、流程与工具
定性指标评估的系统性方法、流程与工具
如何形成综合考评结论
建立和完善绩效档案
强化有效的绩效沟通与反馈机制
建立和完善考评结果的运用机制
充分衔接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
课程大纲
国企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操作实务 天数: 2 天
第四部分: 末等整制度的实施流程
必须基于本级公司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末
等调整制度
实行末等调整的目标对象认定
接受末等调整的承诺机制
末等调整的标准与程序设计
末等人员的识别方法与工具
末等调整的实施策略与注意事项
绩效考评结果是否是唯一标准
内部调整与外部调整的综合运用
末等调整与“两非”“两资”退出制度的衔
接机制
第五部分: 不胜任退出制度的实施流程
必须基于本级公司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不
胜任退出制度
实行不胜任退出的目标对象认定
接受不胜任退出的承诺机制
不胜任退出的认定标准与程序设计
不胜任退出人员的识别方法与工具
不胜任退出的实施策略与注意事项
绩效考评结果是否是唯一标准
内部退出与外部退出的综合运用
不胜任退出制度与“两非”“两资”退出制
度的衔接机制
第六部分: 法律风险防范与合规操作
相关法律基础与依据
劳动法相关规定解读
证据收集与证明责任
纠纷处理与争议解决
合规操作与风险管理